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客居 www.shukeju.cc,dream_梦儿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全是在一块完整的木头上镂刻出来的。据介绍,制作木屐的木料为白杨,只有4至6年生的白杨树上的某一段木料制作的木屐才具有不易劈裂、不变形、不渗水、不沾泥、透气等特性。

    在木屐制作过程中,木屐师不时说着“烘干”、“磨光”和“荷兰技术”等生硬的中国话,还做着鬼脸风趣的用中国话说整个加工过程就好象配钥匙似的,逗得我们直乐。

    看了木屐制作,走进展销间,我仿佛进人了木屐的世界,各种样式各种颜色的木屐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深被荷兰人的艺术创造性所折服,这绝不是普通的“木屐”而是真正的艺术品。它们的大小、颜色、图案各有不同,小木屐小如一节手指,可作钥匙坠,也有大似手掌或长及尺余者,可以直接穿,真是应有尽有。除了有木头作的,还有瓷的。大多数的木屐上都印有风车图案,少数的是单一颜色或者纯木色,上面有雕花,个个雕工精细精美,漆色鲜亮,令人爱不释手。有的鞋面上还贴上皮革,不注意看还以为是皮鞋。刚做好的木屐拿在手里很重,可以吹出水,而销售架上的木屐却如同布鞋般轻巧。

    举起相机拍照后,面对曾经载着代代荷兰人走过山川,缤纷多彩的精美木屐,虽然售价并不便宜,价格在十几欧元(2008年5月1欧元大约=11元中国人民币)到上百欧元不等,我忍不住还是买了一双木屐钥匙坠做纪念,大红色的鞋帮和尖翘的鞋头上绘有彩色的风车、草地和盛开的郁金香图案。托在手掌之上,左瞧右看,让我想起了中国的“三寸金莲”

    步出木屐作坊,看见作坊旁边用木屐做成小提琴共鸣箱的模型,让我遐想那陶醉的弦上飞扬的该是怎样一种乡土文化的节律、民族心灵的和声。

    “荷兰人会永远穿着木鞋前进”——一位荷兰智者寓意地这样吟诵。是的,荷兰人对木屐的深情,热爱、自豪乃至信仰崇拜的深情,到荷兰后才能真正有所了解:似乎无足轻重的木鞋不仅负载着荷兰人怀旧的心结,还负载着他们迎新的希祈。这普通而神奇的木鞋船,也装载着、物化着万千外国游客荷兰之旅的思忆,驶向千里万里外地球村的此岸彼岸。

    3、荷兰奶酪

    出了木屐作坊,看见前面有两个剪着贝克汉姆引领的酷酷的莫西干发型的荷兰小男孩可爱极了,忍不住上去搂着俩孩子合影拍照。

    拍了照往河边走去,在路的右边则有一家奶酪作坊,奶酪作坊外飘出特别的奶制品发酵味道,并不好闻。

    排队进去,里面好不热闹。进得里面,一坨坨直径大小不等,各种颜色,用塑料膜包装好,一砣砣象小鼓形状的奶酪(上下立面是平的)摆放在木架上。在这家奶酪作坊,可以看到奶酪的生产过程。在制作奶酪的一口大锅前,导游向我们介绍制作奶酪的程序:将奶放入锅内,不停搅拌;再加入豆腐脑状的固体物,过滤后就凝固成了鼓形的奶酪,放在架上需一两个月后,才能切片配餐食用

    回忆出国前刚看过的一个电视片,介绍了奶酪的制作工艺,不过那制作流程已有些工厂化的规模。面对这最原始的家庭作坊,给我的感觉,做奶酪就像制作豆腐,放固体物就像点卤水。中国人奶制品吃的少,来此参观,也算是补了一课。

    木架上各式奶酪让我大开眼界,多得可以让你无法想象。奶酪也像红酒一样分开等级,最贵的会让你瞠目结舌。奶酪低脂肪,热量高,含钙高,是荷兰人最爱。正因此,虽然荷兰的国土地势世界最低,但人的个头却是世界平均第一高,男子平均身高1。90米,女子平均身高1。80米。包括移民的外国人,平均全国荷兰居民:男185。5、女172,亚洲人到荷兰常因够不着汽车扶手,坐在坐便器脚够不着地而闹笑话。

    卖奶酪的姑娘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笑容可掬。奶酪搬运工们穿着白色制服,带着涂过清漆的草帽,用手推车运送奶酪。

    一颗颗黄澄澄的肥硕奶酪陈列在架上,让人看了直吞口水。还好,游客在此可以试吃各种不同口味的乳酪,如果有中意的口味,还可以在此购买。

    据奶酪作坊工作人员介绍,奶酪是荷兰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佐餐。荷兰盛产奶制品,奶酪工业始于9世纪,在中世纪,荷兰的奶酪工业已日趋成熟。这些奶酪出产于弗里斯兰省,为莎琳马格宫廷所享用。

    奶酪经高温消毒的牛奶制成。早期的荷兰奶酪保藏性特别好,它们不易变质而且易于运输。几个世纪以来,荷兰奶酪的出口一直在不间断的持续,最远的到达西印度群岛东部和南美洲。荷兰有“欧洲的菜篮子”之美誉,对很多人来说荷兰与奶酪是同义词。

    一边听奶酪作坊工作人员讲解,一边品尝奶酪。里面依旧熙熙攘攘,穿着民族服装的姑娘小伙和大妈忙着给大家切奶酪品尝,推销,包装,喧嚣取代了宁静。我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品尝了各种不同的奶酪,觉得都很好吃,最后买了特色的烟熏奶酪。想着回国后,周末的晚上,在烛光下,听着意大利音乐,喝点葡萄酒,品尝烟熏奶酪的感觉一定很棒,呵呵。

    4、活着的博物馆

    从奶酪加工场出来,接着参观钻石工厂。

    一位荷兰中年男子用流利的中文热情地向大家介绍荷兰钻石历史,钻石形成的知识,钻石从打磨到镶嵌钻石的全过程,怎样区分钻石的品质等级,欣赏珍贵的裸钻和别具一格的珠宝收藏等。中年男子讲解完后,则由另一位工作人员为我们出示不同质量、不同重量、不同价格的钻石,大家被讲解员那富有煽动性的讲解所打动,纷纷倾囊购买。

    之前我一直纳闷荷兰这地方怎么会出钻石?听了讲解员的介绍,知悉海盗文化曾经影响着荷兰,为了生存的需要、为了扩张的野心,荷兰在狭小的国土,海边恶劣的环境下,不得不进行跨海抢掠与殖民统治。在十七世纪成为海上殖民强国的时候,从海外带回了很多钻石,也引进了钻石加工技术,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他们独创的121个面的钻石切割工艺,因其世界顶尖的高度精湛切割技术,吸引了全球各地的顾客。16世纪,英国王室至宝108。8克拉的名钻,便是在荷兰雕琢而成。钻石如今已是荷兰的国石,是荷兰传统和文化的一部分。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姆斯特丹的钻石商业却也曾经备受战火蹂躏而荡然无存,有两千多位的阿姆斯特丹的犹太裔钻石切割师傅,先后被送进位于德国与波兰的集中营。大战后,在梵。莫普斯等家族的努力,以及来自外国的援助下,钻石交易才逐渐恢复昔日的一些繁荣。今天,它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万观光客和买主,争相目睹钻石的光彩。

    到荷兰前,大概是从小熟知台湾曾被荷兰人占领的历史,当时“荷兰海盗”这个字眼总被提起,所以记忆深刻,以至于一提到“海盗”即会联想到荷兰人。不过事实是十七世纪时,通过海上贸易的垄断和殖民掠夺,荷兰人完成了原始的积累。如今的荷兰已是自由、平等、民主、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方十大经济强国之一。因此,几天来所亲眼看到荷兰的宁静祥和舒适清雅,以及热情淳朴荷兰人民再也不可能将其与“海盗”联想在一起了。

    当我仔细观赏一粒粒令人眼花缭乱美丽高贵的精品钻石时,眼前浮现出阿姆斯特丹那小小阁楼里安妮那册发黄的日记本。

    微风翻卷纸页,纸页里传出安妮细微而柔韧的声音:“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一个壮烈而又鲜活的灵魂,一个年仅13岁荷兰的花季少女,拥有田园般的梦幻童年,豆蔻青春宛若一朵盛开的花蕾,然而却用寂寞与生命的代价换取了她的自由,无辜成为了战争杀戮下的悲剧。法西斯的暴行无法销毁人性中的善,心灵的建筑在战火的洗礼下依然屹立,世界的战争,在听到了人类的强烈反抗,无助挣扎与深切祷告之后,终于停止了血腥与杀戮,给战争下凄凉牺牲了的不安魂魄,得以和平的抚慰。

    眨眨眼,眼前没有安妮充满血与泪的日记本,而是一粒粒晶莹、璀璨、剔透的美丽钻石。

    哦,但愿晶莹剔透的钻石永远不再被沾上血腥,让我们永远告别战争,我们生活的世界永远和平吧。

    参观完钻石工厂,沿着水边的小径走去,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小花园,小花园周围被绿树掩映,里面是花环造型的花坛,花坛里盛开着红色和黄色郁金香花。

    出了小花园,看见地上摆放着石头碾磨(猜的,呵呵)上面放着一个巨大的古代犁头(也是猜的^**^),琢磨了一会儿,拍照,以便回家让家人一块儿分享一下荷兰的古代农具。

    走得累了,坐在运河边的椅上休息,看风景,享受心灵与自然契合的对话。

    灿烂的阳光下,绿油油的农场,静静的河水,草肥水美,远处的风车发出咦咦哑哑的声音,飘出谷物的香味。偶尔有当地人骑着自行车经过,哼着欢快的荷兰小曲。一些积木般房子依着运河而建,房子的周围种植着漂亮的花草,阳光自绿荫间撒下,古朴的白色吊桥,水边停泊的游艇,河面闪着点点金波,偶尔有鸭子悠悠地游进画面。

    湛蓝的天空下,特别大也特别低变化万千的云朵是那么的神秘莫测。记得从前看伦勃朗的画,总是惊异于画里有一半的篇幅是天空和云彩,而且那云彩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很多,有一种让人琢磨不透的美,现在身处荷兰的天空之下,才知道画中的云彩是这里真实存在着的。单这云,这一派没有一点点城市浮华和喧嚣之气,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就让我沉醉于荷兰了。

    桑斯安斯民俗村就像一本活教材,一个古老的博物馆,丰富的藏宝箱。除了木鞋制造厂、奶酪和乳制品作坊、钻石工厂,还有白蜡制造厂、面包房以及100多年古老的杂货店(荷兰最大连锁超市ah的创始店),每天都有荷兰传统手工技艺表演,荷兰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在此得到了全面地展现。除了留下了几张照片,更多的是童话般的幻想,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享受这份美,那一定是产生童话的最好的意境。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