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客居 www.shukeju.cc,池上客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孔子斥颜回问圃的故事,是我在下乡不久后才听说的。但我并不觉得颜回有失颜面,倒是两年的耕耘生活使我对种菜产生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多少年来我一直梦魂萦绕着一块菜地,那一块曾属于我们——准确地说,在一段时间里曾仅属于我一个人——的菜地。

    那一块菜地究竟有多大面积,我从没有丈量过。它由两长溜菜地合成,不知何年何月何人所开垦。它离我们居住的村子有两三百米远,孤零零地躺在一座小山的山脚。下乡时队里将它分给了我们,从此它便成了我们的“自留地”我们在农村两年的蔬菜来源几乎全仰赖于它。三十多年前我临离开农村的最后一个黄昏,曾独自一人久久地在这块菜地留连,从东头走到西头,又从西头走到东头。时而下意识地蹲下身子摸摸地里长势正好的大白菜,时而又抬起头望望远处村落上空正随风飘散的夕烟。临离开时也没忘轻轻地关上用杂树棵扎成的栅栏门,这门乃是为防鸡,并非为防贼。我知道从此我将很难有机会再到这块菜地上来了,一股依依惜别的感觉袭扰着我心头。真的,我竟舍不得离开这菜地。

    这块菜地当初分给我们时还很贫瘠,菜地里光秃秃的,许是撂荒好久了。那也是一个黄昏,我们几位知青扛着锄头铁锹,兴冲冲地把整个菜地深翻了一遍。我们担来塘泥,掺和在菜地里。也学着老农把晾干了的牛屎粑架在菜地里焚烧。将菜地精心整理成长长方方模样。然后就是下种。我记得辣椒是有规律地一行行掏小坑点籽,而苋菜则是散播。在这块菜地上,我们先后种的菜的品种还有南瓜、丝瓜、黄瓜、茄子、豆角、扁豆等等。菜地的下方是条小河沟,一年四季都有清泉在汩汩流淌,我们只要略需举脚之劳便能挑水灌溉——那正是一九六九年的春天。

    这块菜地曾留给我多少美好的回忆啊,我们这些在城里时本来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青年,亲眼看到光秃秃的菜地在我们眼中一天天泛青,神奇般地凸出一蔸蔸青菜,一条条丝瓜,一株株辣椒树,我们是何等的惊喜。灯笼辣椒籽是我从武汉带去的,在这山区却因气候原因再也长不到上一代那么大的个头。肉肉的扁豆却不知不觉地环绕着菜地四围的篱笆丛长得特欢。最有趣的是黄瓜,雨后窜得特别快,我们每天赶大的摘,也赶不上它生长的速度。几乎每天下工后,我们把时间都花在这块菜地上了。除了留一人在家里弄饭,我们其他人或挑水,或浇水,或松土,或补苗。天煞黑后则顺便摘点瓜果蔬菜回来。有人说城里人有钱尝个鲜,而我们却是天天可以吃新鲜的。

    我们把满腔热情倾注在了这块菜地。我们毕竟和山农不同,我们是一个刚组成不久的知青群体,对农村生活和集体生活都有一种新鲜感,而且都曾读过那么一点点书。我们从种菜里追求到了一种野趣,寻找到了一种浪漫,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当时我们空虚乏味的精神生活。我们常常边拾掇菜地边信口朗诵着刚从书本上学来的诗: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百钱新买绿蓑衣,不羡黄金带十围。

    枯柳坡头风雨急,凭谁画我荷锄归?

    在我写的诗作中,我就曾专门为种菜写过一首七律,依稀记得前四句为:

    百忙之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