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客居 www.shukeju.cc,池上客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腐败接力又爆冷门,一个曾令沈阳“慕马案”主角之一的马向东颤栗的人,这一次却戏剧性地变换角色,轮到他自己颤栗了。这个人就是原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省反贪局局长韩建林。

    目前还没有看到披露韩建林具体案情的报道,只知道他近日已被免职立案审查。看来直接原因是他的“患难兄弟”原江苏省交通厅厅长章俊元被捕后的招供,他属于典型的被“拔出萝卜带出泥”

    事情似乎有点匪夷所思,颇负盛名的一员反贪骁将,却出人意料地一下子也因“贪”而落马,这一“悲剧性陨落”使得人们不禁为之大跌眼镜。是金钱的力量太强大?还是韩建林自律的堤防太脆弱呢?

    说韩建林是反贪骁将一点也没有夸张的意思,据报道中说,韩建林1994年时还是一名副科级干部,他在侦破数额达32亿元的“惊天大案”无锡非法集资案中崭露头角,建立功勋,次年就被破格提升为江苏省反贪局副局长,时年36岁。他的成名之作则是2000年震惊全国的“马向东案”马向东等人特大犯罪案件案发后,由于马向东之妻章亚非四处活动,拉拢一批国家工作人员为其通风报信,致使马向东等人在被审查近17个月后还“没有交待问题”中央将马向东案交由江苏省反贪局查办,直接主办人就是韩建林。他在案件错综复杂的情况下,灵活运用审讯技巧,抓住案犯主要特点,使案件在较短时间内便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最终查明马向东犯罪金额达2300余万元。可以说正是他的一只手,把马向东推向了断头台。1996年以来,由他直接主办和查办的案件中共有46人,涉案100万元以上的13人,1000万以上的4人;处级干部10人,厅级干部19人;通过办案共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两亿多元。他曾两次被中纪委和江苏省委记一等功,多次被江苏省检察院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堪称中国反贪战线上的一名公认的标兵和楷模。像韩建林这样的反贪骁将,用“不可多得”四个字来形容也是不为过的。

    “不可多得”的反贪骁将却落马了,无情地步了马向东的后尘,这不能不令人们惋惜,惋惜之余顿生反思:是韩建林不懂法么?这说不过去,可以说多年来他一直都是在代表着法并执行着法的;是韩建林生来本质就坏么?这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自有他成长的历程和反贪的辉煌所证明。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他后来蜕变了,腐败了。至于何时开始的蜕变并导致最终的腐败,大概只有留待不久的将来他自己的“忏悔书”来揭密。

    我从来认为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能够真正做到“拒腐蚀永不贪”的人不会很多,金钱的诱惑力是巨大的。任何大道理在所有的“大贪”们面前都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都不过只是他们的遮羞布而已,惟有法律的震慑力方能与金钱的诱惑力相抗衡。许多有职有权者之所以尚能做到洁身自好,当然不排除其中确有坚强的意志定力在起作用者,但大多还是慑于法律的“达摩克利斯剑”在时时高悬。而在我们的社会里,这些执掌着“达摩克利斯剑”的人正是我们的执法机关,正是他们在代行着这神圣的职责。当年的马向东之所以对韩建林颤栗只是因为当年的韩建林是代表着法,马向东的颤栗归根结底还是对法律的颤栗。自律和他律究其实质意义来讲还是因为神圣的法律监督在起着作用。

    而对于韩建林这些在政权形式上代表着法的具体人来说,我们的监督又在哪里呢?

    毋庸讳言,这些年来,我们的这些代表着法的部门的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监”、“虚监”、“软监”和“禁监”现象,所谓的监督对他们同样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或许韩建林内心里一直这样认为,像他这样特殊身份的人是不需要被监督的,也是没有谁敢对他实施监督的,而事实上对他也的确是缺乏监督的。多年来他一直是以监督者的身份在监督别人,而他自己却始终是游离于被监督之外。他或许还自以为这是他的特权,却不知这恰恰最终酿成了他的悲剧。

    最近一段时间报刊不断披露有执法包括执纪人员故意执法犯法执纪违纪的报道,其案例有的甚至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究其当事者的心态谅必许多都与他们“不需要被监督”的认识有关,而造成他们肆意犯法违纪的又大抵都与他们“不存在被监督”的现实有关。这种严峻的状况无疑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沉重的课题:如何切实加强对这些监督者有效的严格监督,应该是到了亟待解决的时候了。

    有人说韩建林是中国第一个“出事”的省级反贪局长,并戏谑地说他填补了这一级反贪局长出事的“空白”我不知道现实中国还有多少这样关键的“空白”尚没有被“填补”但我真心地希望此后再不要有人“前腐后继”争先恐后地来填补这类“空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