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客居 www.shukeju.cc,池上客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最近看到新华社发布的一条消息,看后使我心情沉重。消息中说,自杀在我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而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死因。我国自2000年以来,每年10万人中有222人自杀,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心理、社会和经济上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在中国,每年有3。5万未成年的孩子经历母亲或父亲死于自杀的伤痛,500多万自杀死亡者的亲友因无法面对亲人自杀的现象而接受过各种类型的心理帮助。

    自杀的增多不是我们社会的一种好的现象,它说明了我国在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的各个层面上多多少少出现了一些病灶,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按理说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都在持续发展,国力在实实在在逐步增强。“一穷二白”早已画上句号,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缺吃少穿已成为过去,尤其是摧残人性的频繁的政治运动也已化为历史陈迹。许多人说现在的时期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就像一支歌里所唱的“咱中国的老百姓,真呀么真高兴”谁都应该盼望着能“再活五百年”充分享受太平盛世的日子才是正理。可意想不到的是,竟会有这么多的人却选择了自杀!本来正鲜艳地盛开着的生命之花,却在本不该凋谢的季节过早地凋谢了。这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猛醒和深刻反思么?

    我不同意有人将自杀者都称之为精神上的弱者,一味谴责他们的自杀行为是对现实的逃避,是对人性的扭曲,是对生命的漠视,是对生者的无情。我认为这种谴责本身就是残忍的,也可以说是不人道的。试想,蝼蚁尚且惜性命,好生生的一个人为什么不愿自由自在地活着却偏要选择自杀呢?这里只能有如下答案:不是痛不欲生者不会选择自杀,不是实在感到无路可走者不会选择自杀,不是真正透彻骨寒地感到“世上无可恋”者不会选择自杀!生存的压力无疑是导致许多人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原则对自杀者的行为作了最形象的注解。从社会的总体来看,社会的确是在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确是在不断提高,但不容否认的是经济领域里的两极分化也的确是在不断加速。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化,一部分社会成员通过个人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地富了起来,这部分人堪称时代的宠儿,他们抢先抓住了机遇,有的已经提早地享受到了现代化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对这部分人我们当然是不该存在着忌妒之念的。但相之于另外一部分社会成员来讲,他们却没有这样的幸运。他们已习惯了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生存,当市场经济的大潮骤然袭来时,他们一时间显得手足无措,束手无策。一旦又面临突然下岗或疾病缠身的厄运时,过去多年来省吃俭用积累下来的一点老底瞬间有如水推沙般,促使他们很快地被推至贫困化的边缘。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残酷的现实使他们恍然感到人生就如一场噩梦。尤其是当他们看到自己也不乏智慧和辛勤劳动却并不能因此而扭转这种极端困境时,当他们看到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中有的并不是通过智慧或辛勤劳动而是通过贪污受贿或不法手段达到一夜暴富时,他们郁积在心里的不平和愤懑便极易转化成对社会的不满和敌视,而消极地表露这种情绪的绝望方式和极端手段便是选择自杀。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了。

    自杀者的年龄层面相当一部分集中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其中又以在校大学生的自杀尤为醒目。去年仅媒体报道就有北京、武汉、深圳的14名大学生因此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大学生号称“天之骄子”本当是气吞万里、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如火年华,却不料也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自杀,这种情况尤其令人不解。有人分析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