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客居 www.shukeju.cc,楚人一炬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在天地外,一丝不挂裸睡千年。孤独的匍匐,象一个醉酒的样子,浑浑噩噩。六十年前,一个响彻寰宇的湘潭口音回荡: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而汉字“一”依旧昏睡,毫不理睬。我在想如果“一”也站立起来,会是个什么样子?

    明了如“一”简单如“一”它没有任何修饰,单调的“一横”亘卧在万千字丛,矫情的看着其他汉字在它的身上添点加钩横竖折,它没有丝毫的怨言,因为只有它自己知道,简单并不简约,明了却内蕴深藏。于是,我就从“一”说起。

    是的,如果“一”也站立起来,会是个什么样子?一站立起来了还是1,是阿拉伯数字1。横看竖看都是一,无论你如何书写它,增之一毫不失其伟,减之一厘不损其微。相对于其他的汉字而言,一的随意性满足了人们的取舍和占有欲。别在“一”上动念头,任你贪墨胡乱写“一”然不动。

    再思量,如果“一”也站立起来,会是个什么样子?我突然间发现有一个英文字母“i”和它如此协调。而这个字母“i”又分明在不断的暗示着我们它有一个特定的第一人称的主格称谓“我”原来汉字“一”并非没有站立起来,只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孤独的存在。这样一说来,似乎“一”就是“我”“我”就是“一”了“一”“我”还原“我”“一”同体,好多问题似乎分析和解读起来就容易了许多。

    “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万物始于“一”老聃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混沌,开辟鸿蒙,无外乎都与“一”有关。鉴于“一我同体”不难理解,世界都是由我(不是本我)创造,所以伟人的话:要敢于砸碎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一切都是“一”在推波助澜,而“我”不过是行动的执行者。

    道教教义明确指出“一”与“道”是相当的。道枢?真一篇称芸芸万物“其变化之源﹐始生于一﹐终复于一﹐所以历万变而不穷”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宋林希逸注云:“一者﹐道也。”也可以说一即是道,我本也是道。

    太平经称“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认为采用守一之法﹐可以得到天地开辟之要谛﹐不仅可以求得自身的长生﹐而且可以实现太平之世。葛洪抱朴子内篇?地真也认为“人能守一﹐一亦守人”“守一”不仅能够长生﹐而且“白刃无所措其锐﹐百害无所容其凶﹐居败能成﹐在危独安。所以,作为本我的“一”把天地之道一以贯之,失其“一”就难“守”其“一”失“一”的根本就是丧失了“自我”失去了自我,个人的世界就不完整,就没有了统一性。

    “守一”之法又分为守真一﹑守玄一两种。道枢?真一篇称真一者﹐“在乎气液”﹐“炼气液以生龙虎﹐合龙虎以成变化﹐使九还七返﹐混一归真”﹐可得长生之根。道教内丹家引申为“真水”﹐以其“积气生液﹐积液生气”﹑“气液相生”之故也。“玄一”者﹐“与真一同功”﹐“守玄一复易于守真一”﹐因此﹐“一”仅指为“气”﹐“一不在人身”﹐“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守一者指“教人守诫不违”如果不行其诫﹐即为失一。故君子所谓“抱一”守真,其实就是在保护自己,在不断的完善自己。

    天地苍茫,一元复始,永无止境。那“一”横看如卧佛横波,笑傲苍生,点化万物,如日中天,个中“道”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关键就在于“一”中蕴“道”道之所存,万物生焉。那“一”竖看,本“我”犹在,玉树临风,指点江山,沧海横流,不失却真我风采,万物兴衰,唯我主宰。

    “一”在刚劲的湘潭口音中站立起来“我”在遥远的时空中穿越走来,谁还会说“一”在昏睡百年,谁还敢说“我”不能把万物主宰?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