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客居 www.shukeju.cc,风尘万里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初二一大早,在小姨家吃过早餐,二舅三舅、二舅妈、三舅妈坐在黑色的小轿车上,万云海同小姨、小姨夫坐上了义父的吉谱车上,一同前往妈妈的老家王榆林头村驶去。

    四十多分钟车程到达冠县王榆林头村,在三舅家门前下车,二舅交代小车司机说:“小张,不要惊动冠县**干部、村干部,春节休假期间,让大家休息好,这是我们家事,知道吗?”

    “知道了,王书记。”

    司机小张点点头回答了一声,心里很敬佩王书记,必定还是省委副书记的到来,想到的是不要惊动地市县**干部,三八似的老干部,为人处事,就是不一样。

    走进三舅农家大院,有二栋土木结构平房,院子三花土地面,有二棵枣树,散发出清香味,院子很整洁,院子外泥巴土地面,有牛、羊、猪等家禽粪便,有几个孩子正收捡在笞箕内,王榆林头村有五百多户人家,属于老区乡村,环境条件还是差。

    客人们都进到屋内,在堂屋围坐在茶几桌上,三舅拿出了红枣、花生、瓜子等招待客人,并泡上一壶茶水,他笑嘻嘻地说:“我们乡下没有什么吃的,都是自给儿种的土特产。”

    “都是家里人,吃什么都是香的,三舅别忙了,你也坐下来。”

    万云海看到挂在墙壁上的照片,一张姥爷、姥姥、自己的爸爸、妈妈和自己孩儿三岁时的合影,也在相框中。

    顿时,万云海心潮激荡,仰望墙壁上的旧照片,三舅这才反应过来,关爱地朝他说:“海儿,你看到了你和姥爷、姥姥、爸爸、妈妈的合影。”

    “嗯,我看到了,这张照片太珍贵了,我在家好像还未看到这张珍贵的照片,三舅能给我吗?”

    “行,给你,留着纪念,好好保存。”

    三舅小心翼翼从相框中取下照片,交给万云海,朝他说:“你仔细看看你姥爷、姥姥,照片下面记载着一九六二年二月南江,那个时候,你正好三周岁,照片上的你,好可爱,你很像你爸爸。”

    万云海手捧着这张珍贵的照片,仔细地看着照片上的每个人,姥爷一副慈祥善良的模样,四方形脸型,头带瓜皮帽,两裤腿下扎着,蓝色土布衣,典型的北方庄稼汉,前排坐着;姥姥端祥,瓜子形脸型,头上带黑色帽夹,前排坐着两手扶着小海儿,典型的北方贤惠管家女人;爸爸身穿庄青蓝毛料中山装,胸前挂了两只钢笔,浓眉大眼,一副知识分子的模样,很帅气;妈妈微胖,短发,表情露出幸福的微笑,一副善良的面孔,身穿黑尼短衣,一张幸福全家照。

    义父尹展虹凑过来看着照片,惊讶地朝万云海说:“你和你爸爸长得一模一样,浓眉大眼,很帅的美男子,真不多见。”

    “那是,当第一眼看到我外?时,就知道他是我小妹王雪梅的儿子,穿一身灰色卡叽布青年装,体格强壮,中等身材,是标准的美男子,像极了他爸爸。”

    二舅对外?的到来,很是欢喜,一看就是不错的年青人,何况又在知名乡镇远方企业工作,跟尹展虹董事长结拜父子关系,是棵好苗子,肯定有许多不寻常的故事,从他的谈吐,前途光明,于是更加关注这个外?的一言一行。

    上午十点三十分钟,从三舅家出来,三舅带着大家,向一片广阔的庄稼地里走去,阳光照射大地,给大地涂上了一层金色,庄稼地里麦苗绿油油的一片,充满生机昂然,麦田四周田埂小路上高高的白杨树挺拔英姿风华,被大自然的北风抚面而来,时而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像音乐家弹凑的大自然美妙交响乐。

    当走到麦苗地里两堆土坡前停下,三舅指着土坡深情地说:“这就是俺爹俺娘安息的地方,是俺家的自由地,一晃就二十多年啊!”

    两位老人坟墓躺在大地麦苗丛中,为了在姥爷、姥姥的坟墓前祭拜,在南济农业厅工作的表哥王泽民、表嫂张军也勿勿赶过来了,他俩是二舅的大儿子、儿媳。

    祭拜仪式由二舅王庆轮主持,他表情深沉凝重,在爸、妈坟墓前说:“爸爸、妈妈,今天是一九二零零零年大年初二上午十点三十分钟,我王庆轮带着小妹王雪梅的儿子万云海,站在您二姥的坟墓前,跟你说说话,想爸爸、妈妈了,您的儿女、您的孙子、孙女、您的外孙、外孙女们都来了,您二姥儿孙满堂,教育儿女,要爱国爱家,勤奋努力,厚道做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我们儿女们都做到了,我们传承家风家教,时刻不忘十六字家训;孝亲、重教、明礼、感恩、立业、报国、勤俭、善良,教育后代,儿孙们都做到了,您二姥放心,不过,今天告诉二姥一个不幸的消息,我的小妹王雪梅在一九七八年因病去世了,您二姥在天堂不要过意悲伤,小妹王雪梅的儿子长大成人了,他名字叫万云海,一表人才,今天就站在您二姥坟墓前,想与二姥说说话,您二姥仔细看看听听吧,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我话说完了,爸爸、妈妈安息吧!”

    二舅点然了三根香,领着大儿子王泽民、儿媳张军双手全掌,向父母坟墓前三躹躬,把三根香插在父母墓碑前。

    按着顺序三舅、大姨、小姨及全家一一在父母坟墓前三躹躬,把三根点然的红香都插在父母墓碑前。

    最后轮到万云海站在姥爷、姥姥坟墓前,他神情凝重,双目含泪,双手合掌说:“我亲爱的姥爷、姥姥,我就是王雪梅的儿子海儿,现在就站在您二姥墓碑前,好好地看看我,我们家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妈妈肩负责任,哺育我长大,我爸爸万友宽在一九六七年三月七日因病去世,妈妈王雪梅在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一日因病去世,她俩没能孝敬您二姥,海儿又来迟了,请谅解。

    一路走来,我不忘爸爸、妈妈的教诲,好好做人,勤奋努力,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您二姥放心,今天是二舅、三舅、大姨、小姨领着我来到妈妈的老家,感觉到了亲情,感觉到了我们大家庭的温暧,六年前,我来到东山省岛青市远方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是我的义父开车带我来的,特意来看看二舅、三舅、大姨、小姨及亲人们,也特意到您二姥,坟墓来祭拜,我就说到这里,姥爷、姥姥安息吧!”

    万云海说完,向姥爷、姥姥坟墓前三躹躬,并插好了点然的三根红香,点然的红香冒着青烟,飘然起舞,一声声爆竹齐鸣,硝烟升空,寄托亲人们的思念,愿已故亲人天堂安好。

    午餐时间到了,亲人们围坐在两个茶几四周,家里没有圆餐桌,三舅端起酒杯说:“我敬亲人们一杯酒,首先欢迎我的外?海儿同义父的到来,也同时在这特殊日子里,我们亲人们相聚,意义深远,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干杯!”

    尹展虹来到王榆林头村,干儿子海儿的妈妈老家,他深深感觉到王书记亲切平易近人,也感觉到了王书记大家庭的亲情温暧,家风很好,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礼仪,善良有爱心。

    二舅王庆轮笑容满面,举着杯说:“我首先敬下我的庆丰弟弟,弟媳,你俩辛苦啦,还有我的两个妹妹,雪花、雪莲,你们辛苦了,帮我照顾了我们的父母,尽孝送终,不是庆丰弟弟、雪花、雪莲妹妹的奉献,那有我的今天。

    我们的父母胸怀大义,为国为民着想,把儿子送到抗日前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走向革命道路,转战全国大江南北,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全国的解放,人民当家做主,过上幸福生活,现在我们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要与时俱进,大干社会主义,我敬大家一杯酒,祝福大家日子过的越来越好!干杯!”

    尹展虹兴奋地喝干杯中酒,朝大家说:“王书记、刘书记、老哥、老姐及后辈们,今天来到王榆林头村,我很受感动,很受教育,你们是一个革命的大家庭,是一个爱国的大家庭,觉得亲情的温暧,厚道本份,正能量满满的,朴实的家教家风,十六字的家训;孝亲、重教、明礼、感恩、立业、报国、勤俭、善良.值得我学习,我满上一杯酒,敬你们一家人,祝福你们新年快乐!健康幸福!干杯!”

    家宴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结束,小姨从吉谱车中拿出一份份年货,分给在坐的亲人,微笑着对大家说:“这些年货,是海儿特意带来的,是海儿的一点心意,委托我分发,请各家亲人收好。”

    “谢谢海儿,带这么多年货,给亲人们发福利了。”

    大姨风趣地跟亲人们开玩笑,亲热地握着海儿地手又说:“海儿,要常到家里来看看,舅舅家里、姨妈家里,都是你的家,不要花这么多钱,自己存好,留着成家用,知道吗。”

    “大姨,不用谢,花不了多少钱,这是海儿的一点心意,您多保重身体!我和义父马上要回家了。”海儿牵着大姨的手,热情交谈。

    乡亲们看到王庆丰家门口停了两辆小车,就知道王庆丰家二哥贵客的到来,村书记与村长走了进来拜年,一看到庆丰的二哥在,村书记笑呵呵地说:“王书记给您拜年啦,祝您身体健康!给庆丰老书记拜年啦!也给大家拜年!祝福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村书记是位女性,本村媳妇,四十岁左右,中等身材,一头短发,两眼炯炯有神,她带着村长与村干部,给前任老书记王庆丰拜年,老书记前两年退休,也是一位受尊敬的老革命,一九三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几十年的党龄,乡亲们都很敬仰老书记为人处事。

    王庆轮与王庆丰兄弟俩忙起身,笑脸相迎,握着村书记的手说:“呵呵,书记同志,也给你拜年啦,也给乡亲们拜年啦,祝福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王书记双手做了个拜年的手势,亲切地与乡亲们交谈,乡亲们都知道王庆丰二哥,风华少年时,就离开家乡,跟随共产党闹革命,为国为民打天下,是村里最大的一个共产党大官。

    乡亲们拿出家里的土特产,鸡蛋、红枣、土鸡、花生等送给珍贵的客人,王书记看到乡亲们这么热情,动容地朝乡亲们说:“乡亲们,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你们送这么多土特产,我们家也吃不完,还是留给自个儿吃,乡亲们这么热情,我由衷地感谢,比吃在肚子里还高兴,参加革命这么多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我们共产党人铁的纪律,请乡亲们理解。”

    “我老伴说的对,我们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就给我们革命者立下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我给乡亲们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搞日战争时期,兵慌马乱,民不聊生,有一年遭遇干旱蝗灾,地里颗粒无收,我的大儿子王泽民六岁与四岁妹妹跟着爷爷来到辛县找到我们抗日工作队,当时王庆轮担任区政委,祖孙三人到这想讨点吃得,我俩心里很清楚,爷爷带着孙儿、孙女来找我俩,也是没有办法啊,可是,我们拿不出手,我们这些革命者,也是老百姓供给的食物,有时也饿着肚子工作,我俩还是含泪横下心,没有给他们祖孙三人食物,让祖孙三人自己想办法解决,祖孙三人只好走了,几十里的路,一路上拾西瓜皮充饥,我的女儿不幸感染了疟嫉身亡在路上,做父母的心里有多难受。”

    二舅妈刘春荣,也是老革命者,跟随爱人南征北战直到解放全中国,她亲生经历,生动地给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